地方AMC双回归:聚焦主业 不得跨省
地方AMC回归主业趋势明显。
可资佐证的是,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多地陆续出台地方性监管文件之后,近日监管又就《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包括地方AMC在内的7类金融机构被定性为地方金融组织,未经批准不得跨省展业。
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管推动下,地方AMC行业正在由此前业务粗放的“野蛮生长期”走向稳定期,聚焦主业、合规发展已成必然趋势。部分不专注主业、跨区域业务规模较大的地方AMC或面临较大业务调整及转型压力。
监管持续加码
2021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起草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征求意见,包括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7类金融机构被定性为地方金融组织,未经批准不得跨省展业,如若违反该规定,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此前,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曾主持召开党委会议并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上,关于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分工作,提及要“强化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的核心功能”。
业内人士透露,2021年9月初,中央审计署各地办事处曾派出审计组,进驻20多家地方AMC,开启首轮针对地方AMC业务合规、主业经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审计工作。据了解,这是地方AMC牌照批复以来,首次被审计署派驻工作组对行业开展经营审计。
2021年5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2021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在这一计划中,制定或者修订规章制度共19项,其中包含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监督管理办法》)。2021年8月初,中国银保监会就《监督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1年9月1日,征求意见结束。
据了解,《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严格的监管要求,包括:地方AMC收购处置不良资产不能出省,外地分支机构不能做主业;每年新增的不良资产规模应占新增投资额的50%,且新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投资额不小于新增投资额的25%等。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1月,上海市公布了《上海市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6月,云南省发布了《云南省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此前,福建、贵州、青海、北京市等多地针对地方AMC的监管文件已陆续出台,对市场准入、制度与架构、财务指标、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规范。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地方监管部门已强化对地方AMC监督检查。记者注意到,2021年底,某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对辖内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现场检查情况的通报,其中提到,辖内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在部分项目收购处置、关联交易,参与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和远期债权收购业务等方面存在问题。
部分机构面临业务调整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包括《监督管理办法》在内的一系列监管措施,若正式落地,预计地方AMC发展会面临较大冲击。
以限制跨区展业的监管要求为例,或将对不少开展省外业务的地方AMC都将造成较大影响。
近期,一篇由不良资产投资管理公司发表的行业研究文章中提到,截至2021年末,获得银保监会批复的地方AMC共62家,总注册资本超过2000亿元,总资产超过6000亿元。部分机构凭借本地化优势、制度优势和人才优势迅速发展,业务扩张到类信贷、证券等领域,并通过开设分支机构等方式将不良资产购买处置延伸到区域外。
《中国地方资产管理行业白皮书2020》问卷调研显示:在跨区域经营方面,超八成地方AMC机构已实现跨区域收购,且主要集中于华东、华北、华南及西南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区域布局方面,以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东部经济地区不良资产存量较大,投资者众多,市场活跃,而处于内陆的中西部地区市场存量偏低,投资者偏少,市场活跃度较低。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8年的时候,南方某地方AMC在总结年度工作成就时就曾提到,深入推进省外布局,设立多家省外办事处,业务足迹遍及全国十余个省市。
记者从行业内了解到,某西部地区省级地方AMC,多个业务团队分布在上海、北京、成都、大湾区等地区。
另外,南方某地方AMC,其注册地、业务总部、行政总部分别位于不同地区,业务布局上更是遍及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
本报此前曾报道,云南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资管”)在2021年混改落地,成功引入上海民营房企股东后,就开始招兵买马,启动了上海地区的业务。
云南资管官网4月2日发布的公开招聘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显示,云南资管计划招聘总经理1名,经常工作地点云南地区、长三角地区;副总经理1名,分管上海业务,经常工作地点长三角地区;副总经理1名,分管风险管理,经常工作地点云南地区、长三角地区。
近期,光大集团课题组等发表的研究文章中提到,跨区域经营受限,影响资产处置和经营效率。目前,跨区域形成不良资产和中大型企业集团跨多省区经营的风险资产越来越多,而地方AMC尚未形成统一的监管,监管政策的区域性差异影响地方AMC开展跨区域业务。地方AMC在跨区域展业中面临诸如业务资格、资本充足率要求和税收政策支持差异化等情况,影响地方AMC开展相关资产处置业务,不利于地方AMC防范和化解资产风险。
实际上,业内已经在呼吁放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化准入标准。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对中小银行处置不良提出建议,建议之一就是,“放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化准入标准” 。对此,近日财政部给出答复意见,“现有政策已适度放宽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限制。2021年1月7日,银保监会印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便函〔2021〕26号),允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跨区域批量收购个人不良贷款。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新规呼之欲出,对主业比重、金融类不良资产比重提出明确要求,通道类业务和委贷业务在监管趋紧下需要控增量去存量,回归主业要求下通过子公司开展的金融服务业务或将受限。虽然实践中的监管尺度还需观察,但部分地方AMC大幅调整业务结构已成定局。”中信建投分析师曾羽、高庆勇在近期发表的研究文章提到。
全面回归主业
在监管的推动下,聚焦主业、合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加大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力度,全年收购资产包规模超1800亿元,市场占比40%;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累计收购不良资产超过1400亿元,公司不良资产主业在存量业务中的占比超过70%;2020年,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不良资产投放952亿元,年末不良主业规模2824亿元,较年初增长11%;截至2020年末,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不良资产经营总资产达10020.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9亿元,在集团总资产的占比进一步增至66%。
关于四大AMC回归主业情况,近日,诚通湖岸发表的行业研究文章中提到,“近年来,在监管部门‘回归本源、聚焦主业’要求下, AMC全面增加不良资产投资规模,相关业务占总体业务的比重从2016年的21%提高到29%。由于资金规模大、成本低,具备独特优势,除华融受特殊事件影响外,信达、长城、东方三大AMC不良资产收益率均有小幅回升。”
浙商资产研究院在其研究周报中提到,“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间夹缝生存,尤其是当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被监管警示后,会加快回归主业的速度和力度。”
由普益标准联合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四川发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全国各地方AMC共同编写《中国地方资产管理行业白皮书(2020)》提到,2020年地方AMC企业加速变革。多家企业通过引战增资混改以增强资金实力,协调股东资源。此外,半数企业在2020年新设业务部门,积极开拓主业。
“按监管的要求,目前AMC基本都在回归本源,其中不良类项目的并购融资目前很受追捧,只是周期较长、交易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专注地产和产业投资融资的金融服务机构西政资本近日也提及。
北方某地方AMC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2021年不良资产主业投资占比超过了六成,正在全面回归主责主业。
“其实地方AMC也在专注于主业,至少我去参加行业论坛的时候,大家也都是这个观点,因为监督管理办法好像快出台了。”某地方AMC业务人员直言。
来源:中国经营报